在線旅游IP元年:消費轉型下入口邏輯的改變
攜程合并去哪兒,業內老大老二的合并之后,整個在線旅游行業就會消停嗎?
熟悉互聯網發展歷史的人都知道,絕對不會。
行業競爭,從來不會因為合縱連橫而停止,一個健康充滿活力的市場,顛覆從來不是從中心開始的,邊緣的創新者,最后來到中心,取代老一輩的巨頭,變成行業新勢力。
在線的機票和酒店業,想打敗攜程和去哪兒,不管對阿里旅行、途牛、同程等后面的小兄弟來說,正面剛的獲勝機會微乎其微。
旅游IP的崛起
突破點往往是巨頭忽視的角落。
前不久,驢媽媽旅游網創始人洪清華表示,2016年將是旅游IP元年,得IP者的天下。
阿里旅行也跟進,宣布了“萬游引力”度假IP戰略,推出以“優質IP”、“潛質IP”和“原創IP”等。
一個例子是,阿里旅行推出北極光為主題的旅游IP產品,聯合了芬蘭航空、芬蘭旅游局推出了“極光專線”,消費者可直飛芬蘭觀賞極光。
IP概念,這個由電影行業帶來的名詞,在在線旅游行業變得炙手可熱。
IP是知識產權,既可以是文學作品,也可以是故事,甚至是概念和虛擬形象。它是影視業的核心資產,代表一個公司的個性和稀缺性,越是稀缺的東西,價值越高。
影視娛樂IP的今天就是旅游IP的明天。這在旅游行業已經漸漸變成共識。
2016年成為旅游IP元年,迪士尼也好、極光旅游也好,都并非新鮮事物,為什么之前并沒有火到一塌糊涂?
基礎:內容入口論
首先是因為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普及之后,互聯網的入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一個顯而易見的變化是,2016年網紅成了現象級事件,一大波資本和創業者殺入直播行業。
微信公眾號從噱頭真的變成了重要的導流工具,不管是嚴肅八卦、一條、咪蒙還是新世相,一個簡單的公號,帶來上百萬的閱讀和成交量。
阿里巴巴一位高管告訴超先聲,阿里電商本來是以搜索和廣告展示作為盈利主要手段,現在網紅和內容的興起,讓網紅和內容實際上也是另外一個流量入口,而且這個入口,在總盤子的份額中越來越大。
在移動設備、互聯網和殺手級應用等基礎設施已經完備的情況下,在線旅游IP元年:消費轉型下入口邏輯的改變
在線旅游方面來說,攜程在電話服務、線下拉人入口上已經做到極致,去哪兒在技術搜索入口已經無可撼動。但是內容上,不管是原有IP的發掘還是潛力IP的發現,兩者做得都遠遠不夠。
這就給了阿里旅行和驢媽媽這樣的公司以機會。事實上,這些后進公司正是從IP角度出發,積累好的IP,積累內容人才。
時勢:消費結構轉型
其次,整個中國的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質的變化。
2015年,中國消費對GDP的貢獻率是66%;2014年這一數字僅僅是51%。
在北京,消費對GDP的貢獻率接近80%。
消費貢獻在加大,消費的結構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
根據中國社科院的藍皮書,經濟新常態下,我國居民消費特征從模仿性、排浪式轉為個性化、多樣化。新的消費活力不斷釋放,信息消費、網購消費、旅游休閑消費等正在成為新的消費熱點。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過去那種一窩蜂消費,無腦式消費將成為過去式。
在線旅游領域,標準化、統一化的產品,將被個性化和定制化的產品分流,在線旅游的長尾效應開始顯現,各種冷門偏門的路線題材,都將迎來一大波客流。
既然統一的標準化產品已經被巨頭占領,但巨頭并沒有能力去搶占分散成本高的長尾,自然后進者會殺進這個領域。
旅游IP,正是長尾經濟的完美體現。
尾部紅利誰能吃到?
互聯網領域,是一個贏家通吃的游戲,巨頭過后,寸草不生。
在線旅游這個殺紅了眼的行業,在時勢變遷下,忽然出現一片空白的藍海,誰能把這塊肥肉叼在嘴里?
抓住時勢,改變策略是第一步要做的,但這還遠遠不夠。
在做內容,造概念上,脫胎于阿里系的阿里旅行是一把好手,能夠拿到迪士尼的直銷門票,擁有稀缺IP,這是2016年在線旅游里最好的一副牌。
不過阿里旅行還需要在尾部做很多工作,也就是很多“潛質IP”方面,細分化的在線旅游有優勢。
超先聲猜測,阿里旅行會動用擁有的資本優勢,通過合縱連橫,來將有潛力的冷門IP收入囊中。
IP來襲,在線旅游行業真的可能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
超先聲,王超的微信公眾賬號,關注互聯網和新科技。微信搜索“chao-xiansheng”,傾聽進步的聲音。
超先聲文章全部原創,都是赤裸裸的干貨。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公眾號,否則堅決找你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