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ingData——社交閱讀趨勢解析
主要結論:
隨著電子屏和智能機的發(fā)展,移動閱讀用戶越來越多,各式閱讀平臺層出不窮,而閱讀之后的分享需求也被激活,本報告旨在回答如下兩個問題:
一、社交閱讀是趨勢嗎?
是的,但只在小眾范圍內受到歡迎。
78%的受訪者選擇通過社交平臺分享閱讀有關的內容;
閱讀平臺積極增加社交互動功能;
但目前社交閱讀在閱讀類中滲透率不高,比較小眾。
二、社交閱讀人群有何差異?
一線城市女性用戶更偏好社交閱讀,北京中關村用戶比國貿用戶更愛社交閱讀;
社交閱讀用戶更現充、不沉迷手機、追求閱讀體驗、偏好與朋友分享和比拼,好勝心強。
閱讀方式多樣化,傳統閱讀平臺在移動端勢頭強勁
紙質書籍一直是最早和最主流的閱讀方式,但隨著電子屏幕和智能機的發(fā)展,移動閱讀開始成為重要閱讀方式之一,掌閱iReader覆蓋率達到4.3%,QQ閱讀和多看閱讀緊隨其后。
閱讀社交化的趨勢日益明顯
從2010年以來,社交網絡風靡一時,各個細分行業(yè)都爭相和社交掛上號,從社交視頻到社交電商、再到社交閱讀,各行業(yè)參與者都希望為自己植入社交基因,從而帶來更多的用戶和更高的利益回報。
社交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將閱讀和社交結合起來,讓用戶可以更方便的與社交網絡上的好友分享和互動,讓閱讀不再單調。
亞馬遜中國發(fā)布“2017全民閱讀報告”顯示,78%的受訪者選擇通過社交平臺(微信、微博、豆瓣、知乎等)分享閱讀有關的內容,17%的受訪者會在電商平臺留下讀者評論;閱讀社交化日益明顯。
社交閱讀在閱讀平臺類中的滲透率較低,依然小眾
對比閱讀平臺再閱讀中的滲透率和社交閱讀在閱讀中的滲透率發(fā)現,閱讀平臺滲透率維持在80%以上,近半年來表現平穩(wěn);而社交閱讀在閱讀中的滲透率相對較低,與閱讀平臺差距較大。
總的來看,社交閱讀依然是小眾的愛好,不是一個大眾化的閱讀方式,只是小眾人群中熱衷于分享和比拼的用戶在使用。
社交閱讀用戶一線城市相對較多,一線城市中北京、深圳和上海用戶更喜歡社交閱讀
分析社交閱讀用戶和閱讀平臺用戶的城市級別分布發(fā)現,社交閱讀和閱讀平臺用戶均以三線及其以下城市為主,但相對來看,社交閱讀用戶在一線城市較多。
四個一線城市的社交閱讀指數排名中,北京、深圳和上海較高,廣州略低。
對比國貿,中關村用戶更偏好社交閱讀
分析北京國貿和中關村用戶閱讀率、用戶社交閱讀率數據發(fā)現,國貿用戶更愛閱讀,國貿的用戶閱讀率為10%,表示每100臺在國貿出現的智能設備中有10臺安裝有閱讀平臺類應用;
但在社交閱讀方面,中關村用戶的關注度更高,那里的用戶社交閱讀率為8.1%,表示每100臺在中關村出現的智能設備中有8臺安裝了社交閱讀類應用;
而望京地區(qū)用戶相對來說閱讀率和社交閱讀率均低于國貿和中關村。
女性更喜歡分享、閱讀形式不受年齡限制
分析社交閱讀用戶和閱讀平臺用戶的性別和年齡分布發(fā)現,社交閱讀用戶中女性占比52.1%,閱讀平臺用戶中女性占比47.6%,可見女性更喜歡社交閱讀,而男性則更喜歡閱讀平臺。
年齡分布中,社交閱讀用戶稍顯年輕,但整體年齡結構與閱讀平臺差異不大,可見,閱讀是所有年齡層均關注的事情,不論何種形式的閱讀,都受到不同年齡層用戶的關注。
社交閱讀用戶更追求閱讀體驗
分析社交閱讀用戶和閱讀平臺用戶的設備偏好發(fā)現,社交閱讀用戶偏好大屏機,大屏用戶占比超過八成;社交閱讀用戶所用設備均價遠高于閱讀平臺用戶;可見社交閱讀用戶更為追求閱讀體驗,對閱讀設備要求高。
社交閱讀用戶多現充、不沉迷手機
分析社交閱讀用戶的應用類型偏好及TGI指數發(fā)現,社交閱讀用戶多現充、不沉迷手機,通過出游來進行線下社交,合理理財和網絡購物受到用戶歡迎。
社交閱讀用戶偏好與朋友分享和比拼
分析發(fā)現,社交閱讀用戶在咕咚、keep和悅跑圈跑步等支持與好友進行比拼步數、運動里程等的應用中,偏好指數明顯更高,說明社交閱讀用戶是天生的社交基因,從閱讀到運動,都希望和朋友進行對比,好勝心強,追求較強的網絡關系。
注:本文由? TalkingData ?投稿數據猿發(fā)布。
歡迎更多大數據企業(yè)、愛好者投稿數據猿,來稿請直接投遞至: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