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P7與榮耀6,是左右互搏嗎?

根據華為最新公布的數據,其2014上半年智能手機發貨量3427萬臺,同比增長62%。從出貨量來看,華為將繼續穩坐其全球智能手機前三市場份額。
華為消費者BG CEO余承東透露稱,華為終端業務2014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約30%,利潤目標過半。其中,手機D/P系列中高端產品收入增長超100%,對華為終端利潤、及向高端品牌轉型拉動明顯。
?
華為于今年5、6月份先后推出了兩款重磅產品:華為P7與榮耀6手機,受到業內關注和認可。不過,由于發布時間過于緊密,這兩款新品也引發了業內人士的廣泛評價。
?
然而,如果認真分析,華為P7與榮耀6手機,從定位人群、產品售價、銷售渠道、設計理念,甚至目標竟品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
?
1、產品定位:
榮耀手機從誕生之日起,就被定義為華為終端面向互聯網轉型,而成立的一支“小快靈”先遣隊。其主要目的是承擔華為手機業務向B2C快速和深度轉型,同時又不會給現有的華為手機產品、渠道和品牌帶來太大風險。因此,從出發點而言,作為余承東和華為手機業務的左右手,榮耀與華為品牌“兄弟相殘”不會出現。
?
2、目標竟品:
作為全球出貨量超過前三的華為手機品牌來說,其最大和唯一的目標是三星,這也是華為手機業務主要元器件避免使用三星,以及獨立發展自有移動處理器海思的重要原因。具體在產品定位上,華為手機品牌經過10年的發展,已經規劃出D/P/G/Y清晰的產品序列,覆蓋高、中、低不同的產品價格段?;赑6手機的成功,華為P7在設計和做工上都延續了P系列的鮮明特點。
?
?
3、產品定價:
如上所說,由于定位與目標竟品不同,作為華為自由手機品牌最新期間產品的P7手機,定價為2888元,正向上觸摸國產手機3000元的“價格紅線”,這是P7手機的產品使命。而榮耀6則直接定價為與小米最新產品相同的1999元,走的是高配置、高性能的性價比路線。兩者的產品與用戶群定義明顯不同。
?
4、品牌傳播:
華為手機定義為大眾消費品牌,因此其產品跨度從600元-3000元不等,型號和產品系列豐富,品牌運作方式上也包含了電視、報紙、門戶網站、新媒體、社交網站等不同傳播渠道,盡可能等覆蓋廣域人群。而榮耀手機則主要面向年輕用戶群體,基本上依靠互聯網營銷和社交網站傳播。
?
5、銷售渠道:
華為手機品牌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渠道”銷售模式,目前運營商渠道占比銷售近8成,目標未來降至5成,逐步提高社會公開渠道和電商平臺占比。而榮耀手機品牌主要還是面向電商平臺銷售,在正常流通渠道中,傳統社會渠道和運營商渠道占比非常小。
?
6、設計理念:
華為P7的設計是極簡和唯美理念,宣傳口號是“君子如蘭”,走的是設計與配置均衡路線,因此在金屬邊框、超薄、材質、手感方面都居于國產手機前列,但某一特點又不會特別突出。而榮耀的產品設計理念更多是突出高性能和性價比,因此使用了海思最新的K920八核處理器,安兔兔實際跑分超過使用高通驍龍平臺的小米4手機,但材質使用了更為經濟的塑料外殼。
?
因此,從以上因素分析可以看出,華為P7與榮耀6,實際上產品定位與操盤方式上皆存在明顯差異。
?
不過從另一個方面講,榮耀從獨立運作之日起,也確實承擔了華為手機業務“藍軍”的作用,對內激勵華為手機業務快速向B2C大眾消費方向轉型,對外抵御小米等互聯網營銷和銷售模式的沖擊。
?
因此,華為與榮耀之間,更是一種相互補充、相互促進,覆蓋更多用戶群的關系,這也是目前其他主要國產手機品牌常用的產品和品牌操作模式。
?
筆者建議,作為華為手機業務的兩個品牌,倒是不妨步子邁得再大一點,“性格”再鮮明一些,才會得到更多的用戶認知和品牌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