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融合:一場被束縛的“革命”道阻且長
飛象網訊(馬秋月/文)9月7日消息,一直不溫不火、進程拖沓的三網融合終于有了新進展。就在閱兵三天小長假期間,國務院悄然發布《三網融合推廣方案》,方案表示三網融合試點階段結束,即將全面推廣三網融合,廣電、電信業務雙向進入擴大到全國范圍。同時提出六個目標四個任務。
其實,三網融合早在2001年概念就被提出,直到2010年才被政府提上工作日程,而且到現在試點階段才結束,可謂進展緩慢。對于此次新進展業內專家認為:束縛這場“革命”的關鍵壁壘仍存在,電信、廣電與網絡運營商三者之間的互博從未停止;同時電信和廣電網絡資費降價成為可能;隨著三網融合的推進,電信法或將出臺。
利益壁壘是道坎
所謂三網融合,是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張網通過技術改造,從而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為用戶提供語音、數據和廣播電視等多種服務。三網融合并不意味著三大網絡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業務應用的融合。
日前推出的《三網融合推廣方案》提出“基于固網的電信業務應全方位向廣電企業開放,而電信企業可制作視聽類內容,可在有關部門的監管下,從事IPTV傳輸和手機電視分發業務。”前景看似美好,但是進展絕對緩慢。
這與電信、廣電與網絡運營商三者之間形成的利益壁壘有關,“各方各自擁有著自己的優勢資源或壟斷區域,沒有把對方當做合作伙伴,不去共享資源,一心想競爭甚至取代對方。”業內人士稱。
特別是廣電與電信無論從職權還是法律上都是分立的,無形中就形成堅固的壁壘,三網融合推進無明顯進展就不難理解。
“三網融合的推進,獨立的廣電網仍是最大障礙。”獨立IT、電信分析師付亮說,“廣電網絡如果一味強調與電信網絡、互聯網絡競爭,建立一張新的網,而不是融合,不是作為一種定制化服務形態出現,將很難縮短與快速發展的互聯網之間的差距。”
其實這需要發揮有形的手--政府政策的作用,“整合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將各方利益融合進一個市場主體之中,打破壁壘,各方協作共同前進。”該業內人士表示。
降價成可能
資深電信分析師馬繼華認為電信運營商和廣電網絡都會開始降價,“三網融合全面推廣,使得各種電信業務與電視業務結合到一起,基礎電信運營商、虛擬運營商和廣電網絡、電視臺等將提供一攬子的服務。”
盡管電信運營商正在踐行提速降費,但由于廣電企業也可以經營增值電信業務、互聯網接入業務等。廣電企業具有相當的傳輸優勢,其進入電信和互聯網接入領域,將改變運營商獨占通道的局面,電信市場的競爭將真正加劇,將會使得資費下降一步步接近實現。
另外,馬繼華還表示,雖然現在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會合并,而中國移動也會和廣電網絡合并是真的,“但隨著三網融合的進一步向前,未來并不排除這樣的可能。”因為如果電信運營商和廣電企業主動合作甚至合并,掌控內容、管道雙重優勢力量之后才有可能真正具備抗衡互聯網OTT的能力。
電信法有望出臺
記者發現,在推廣方案中提出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推動制定完善電信、廣電行業管理法律法規,積極推進電信法、廣播電視傳輸保障法立法工作,清理或修訂相關政策規定,為廣電、電信業務雙向進入提供法律保障。
電信法又一次被提及,同時并列廣播電視傳輸保障法。業內人士稱這或許意味著電信法或將出臺。
“十幾年難產的這項信息產業基本大法有望進入實質性的立法階段,而有法可依才是對電信行業的最大保護和支持。”馬繼華說,“同時,電信網也將享受到廣播電視網同等的城市規劃權利,進入小區和家庭的時候會減少開發商與物業的阻力,更加有利于老百姓享受到低價高速的優質電信寬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