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可能在十年內被淘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界面新聞 ,作者:宋佳楠,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5月7日消息,蘋果公司高級副總裁埃迪·庫 (Eddy Cue) 在美國司法部對谷歌的反壟斷訴訟中作證時表示, 隨著AI技術的迅猛發展,iPhone可能在未來十年內被淘汰。 庫指出,技術的變革可能會顛覆長期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產品,正如iPod曾經的輝煌最終被iPhone所取代一樣。
庫強調,AI的興起可能會改變用戶與技術的互動方式,轉向智能手表、AirPods或智能眼鏡等新型設備。盡管其他公司在開發不依賴智能手機的AI驅動設備方面尚未取得成功,但蘋果也在探索類似的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早在2021年就預測,蘋果計劃在十年內用增強現實 (AR) 設備取代iPhone。他指出,蘋果的目標是在未來十年內銷售至少10億臺AR設備,以滿足當前超過10億活躍iPhone用戶的需求。
第一代iPhone橫空出世是在2007年,當時還在世的喬布斯在Macworld大會上向世界展示了這款搭載多點觸控技術、擁有3.5英寸屏幕和200萬像素攝像頭的產品。該產品一舉打破傳統手機以按鍵操作為主的格局,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
隨后,iPhone以每年至少一款新機的節奏不斷進化,從引入App Store開啟軟件生態繁榮,到采用Retina顯示技術、加入Siri智能語音助手、實現指紋與面部識別解鎖、支持移動支付,再到5G通信等,始終引領著行業潮流。
盡管iPhone目前仍是蘋果的主要收入來源,占據公司總營收的一半以上,但這家公司在全球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整體市場份額和銷量增長已顯疲態。
Canalys的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iPhone出貨量為5500萬部,全球市場份額為19%,位居第二,其增速落后于小米等競爭對手。而在中國,華為、小米、vivo、OPPO等品牌在高端市場的拓展,也進一步擠壓了蘋果的份額。
在此背景下,蘋果正積極投資于AI和AR技術,以推動下一代產品的發展。庫的言論和郭明錤的預測都表明,蘋果正在為一個沒有iPhone的未來做準備。
然而,蘋果在AI領域挑戰重重。谷歌、Meta、微軟和OpenAI等公司不斷推出先進的生成式AI工具,而蘋果的Siri未能達到市場預期。
蘋果AR產品Vision Pro也市場反應平平。Vision Pro于2024年2月在美國上市,售價為3499美元。初期預售階段,約有20萬臺設備在兩周內售罄。但根據IDC的最新數據,2024年全年銷量預計不超過50萬臺,遠低于最初預期的70萬至80萬臺。
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 (Tim Cook) 承認,Vision Pro的銷售未達公司預期。他指出,設備的高價格和有限的應用生態是主要障礙。
蘋果的未來取決于其能否成功整合AI技術,推出具有吸引力的AR設備,并建立新的生態系統。如果蘋果能夠實現這一轉型,iPhone的“終結”將不僅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也可能是一個新的開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界面新聞 ,作者:宋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