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视频2-久草视-久草社区视频-久草色在线-久草色视频-久草软件

黃油、大炮與赤字:英國財政如何應對二戰危機

我是創始人李巖:很抱歉!給自己產品做個廣告,點擊進來看看。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八十周年。1945年5月,歐洲迎來了對納粹德國的勝利 (即VE Day) 。在東線,蘇聯以極大的代價占領了柏林;在西線,美國等盟國則從諾曼底登陸后,一路攻入德國腹地。這場長達六年的全球戰爭終于落下帷幕,同時也揭開了一個新時代的序幕。


然而,回顧這段勝利的歷史敘述時,我們經常忽視了英國的角色。盡管英國曾是同盟國陣營“三巨頭”之一 (另兩國是蘇聯和美國) ,但在1945年,這個曾經強大的帝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就在歐洲戰事剛剛結束后的英國大選中,英國選民出人意料地將戰時英雄丘吉爾趕下臺,轉而選擇了工黨政府。下臺后的丘吉爾不久便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預示著歐洲將進入一個美蘇對峙的冷戰時代。同一年,英國經濟瀕臨崩潰,不得不向美國申請緊急貸款以維持運轉。


對英國而言,從戰時到戰后的轉變凸顯了帝國走向衰落的殘酷現實。這種衰落的根源,實際上至少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時代。歷史學家保羅·肯尼迪將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處境視為帝國衰退的經典案例。20世紀30年代,英國的工業產值已不足全球總量的10%,卻要維持一個遍布全球約四分之一陸地面積的殖民帝國。 這種經濟實力與帝國責任之間嚴重的失衡,注定了英國難以長期支撐下去。


但問題的復雜性遠超出這種客觀的實力不足。在戰后的西方學術界中,兩次大戰之間英國的歷史幾乎成了一本批評的百科全書。例如,國際關系領域的現實主義學者批評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政府過于天真,相信國際聯盟能夠提供可靠的集體安全,結果忽視了自身的軍備建設。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則指出,英國政府過于死守傳統財政紀律,不敢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來加速擴軍,致使英國在戰爭爆發時措手不及。此外,右翼軍事理論家認為英國軍方思想陳舊、僵化,不如德國新興的閃擊戰戰術高效。另一方面,左翼知識分子批評戰前保守黨政府因意識形態的偏見,未能及時與蘇聯達成合作以遏制希特勒的擴張。


然而,從20世紀70年代起,隨著大量官方檔案的解密,以及英國首相斯坦利·鮑德溫和內維爾·張伯倫等核心決策者的私人書信公開,歷史學家們開始重新審視20世紀30年代英國戰略決策背后的邏輯和動機。這些新史料提出了兩個重要觀點:


第一,戰前英國所處的國際環境并非一味消極。盡管英國的工業能力相對衰落,但全球性的殖民地網絡和金融資源依然賦予了英國一定的戰略優勢。這種全球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英國在20世紀30年代進行重整軍備,并試圖對德國實施威懾的能力。


第二,英國財政部在20世紀30年代政府決策中的作用空前強大,對重整軍備的具體規模和進程產生了決定性影響。財政部的嚴格控制不僅是出于財政紀律,也反映了當時決策者試圖在短期軍備擴張和長期財政穩定之間達成的微妙平衡。


從事后的歷史視角看,“帝國衰退”或許確實難以避免。但英國政府在20世紀30年代所做的戰略評估和決策,仍然為我們深入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提供了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視角。


黃油還是大炮:重整軍備的經濟賬


客觀來看,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對國際形勢變化有著相當敏銳的洞察力。“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英國隨即放棄了此前的“十年原則” (Ten-Year Rule,即假設未來十年內不會爆發大規模戰爭) ,開始重新評估全球的地緣風險。


1933年10月,德國退出國際聯盟后,英國迅速成立了“國防需求委員會”,專門協調外交、財政與軍事部門,制定長期國防計劃。到1936年,英國政府正式將德國、意大利與日本列為主要威脅,全面啟動了軍備擴充計劃。從這一視角看,說英國是最早為下一場世界大戰做準備的主要國家之一,并不為過。


與同期孤立主義盛行的美國、深陷內部動蕩的蘇聯不同,英國當時仍然是世界上唯一具備全球戰略利益的大國。雖然工業實力相比美蘇日并不突出,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戰敗,英國在歐洲的相對地位依舊穩固。尤其是在海軍力量上,英國優勢明顯。德國公海艦隊覆滅后,皇家海軍不僅繼續在全球范圍內保持領先,也進一步鞏固了對歐洲海域的絕對控制。


當時的“大英帝國”更像是一個松散的全球共同防御體系,而非一個緊密的軍事同盟。一旦歐洲再爆發戰爭,英聯邦各自治領和英屬印度至少能為英國提供人力、物資支持,從而增強戰爭時的經濟韌性。再加上海軍對德國的海上封鎖能力,英國在長期消耗戰中仍然擁有一定優勢。


但英國真正希望的是通過軍備擴張建立有效威懾,從而阻止戰爭爆發,而非真正投入戰斗。理論上講,依托皇家海軍的優勢,英國可以在歐洲圍堵德國,同時在地中海擊敗意大利,隨后再向東亞投入主力艦遏制日本。但現實中,這場“理論上的戰爭”,即使英國能夠打贏,也根本無法負擔。


作為20世紀初全球資本市場的中心,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協約國陣營的主要金融支持者,承擔了大量的財政壓力。然而,1917年美國參戰前,英國已耗盡了自身的金融儲備,不得不向美國大舉借債,累積了巨額的美元債務。到1931年全球經濟大蕭條期間,英國試圖重組債務未果,最終于1932年對美國債務實質違約。1934年,美國國會通過《約翰遜法案》 (Johnson Act) ,禁止債務違約國在美國繼續借貸或賒購商品。這意味著英國對美國的進口貿易只能以黃金或美元儲備直接支付,完全喪失了借貸便利。


英國的軍工業天然依賴進口原材料和設備,屬于典型的“進口密集型產業”,而英國的出口產業則大多集中在民用經濟領域。擴張軍工產能必然擠占民用經濟資源,尤其是熟練勞動力。同時,如果通過財政赤字進行擴軍,隨之而來的通貨膨脹也會抬升成本,削弱英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一旦擴軍規模過大、貿易平衡嚴重惡化,黃金和美元儲備就會迅速流失,最終導致戰爭爆發時英國陷入金融崩潰的困境。


相比之下,英國的對手德國擴軍所面臨的經濟約束要小得多。1935年,英國的軍費僅占GDP的2.2%,而德國同期軍費占GDP比例已超過10%。在新興的航空工業領域,這一差距更加明顯。德國航空部長赫爾曼·戈林通過強勢統合民間企業、甚至設立專門銀行提供信用擔保,使德國的飛機產量在短短三年內暴漲至英國的三倍。德國政府還可通過發行名為“梅福券” (Mefo Bills) 的特殊金融工具變相舉債,同時嚴控工資和物價,以近乎專制的行政手段推進軍工生產。


納粹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曾經將德國的擴軍政策形容為在“黃油和大炮之間果斷選擇了大炮”,即優先發展軍事而犧牲民用消費。而英國則無法輕易做出這樣的取舍,既要維持民生 (黃油) ,也要增強軍備 (大炮) 。在20世紀30年代大部分時間里,掌握英國財政與軍備平衡的核心人物,正是后來因綏靖政策而備受爭議的首相內維爾·張伯倫。


因此,英國在二戰前的重整軍備之路,并非單純地對軍事威脅的簡單反應,而是一場精密且危險的經濟與戰略博弈。它必須在軍事力量與經濟實力之間、在短期戰爭風險與長期國家競爭力之間,保持一種近乎不可能的緊張平衡。


“第四軍種”:財政部與英德博弈


歷史常以“慕尼黑悲劇”記住內維爾·張伯倫:1938年,作為英國首相的他在慕尼黑會議上對希特勒作出讓步,試圖通過綏靖政策避免戰爭,卻在事實上助長了納粹德國的侵略,間接促成了二戰的爆發。然而,張伯倫在1931至1937年擔任財政大臣的經歷,同樣不容忽視。


1931年9月,一場起源于奧地利的金融風暴席卷倫敦金融市場,迫使英國退出了長期堅持的金本位制度。同年10月,由保守黨主導的國民聯合政府上臺,張伯倫出任財政大臣,迅速成為經濟政策的主導者。


他在1932年2月推動通過了《進口稅法案》,對英聯邦和帝國領地以外的進口商品征收10%的關稅,形成了以英國為中心的帝國關稅特惠同盟。同年4月,張伯倫在年度預算案中削減公共開支,并重組了一戰后政府積累的巨額債務,同時降低銀行利率以刺激經濟。到1934年和1935年,英國財政連續實現盈余,民間經濟也逐漸恢復增長。


財政盈余本應為軍備擴張創造空間,但英國經濟復蘇的基礎卻帶來了新的挑戰。20世紀30年代英國的經濟增長主要由國內需求驅動,尤其是汽車制造和房地產行業的繁榮。但英國出口貿易表現不佳,到1939年戰爭爆發時,出口規模仍未恢復到1931年之前的水平。這使得英國在擴充軍備時面臨嚴重的進出口矛盾:擴大軍工業需要大量進口原材料和設備,而英國購買這些物資的資金又高度依賴出口貿易的收入。


這一困境在經濟學上被稱為“黃油和大炮的矛盾” (Guns versus butter) :政府是應該優先增加軍費 (大炮) ,還是改善民眾生活 (黃油) ?在英國的情形中,這一矛盾尤其尖銳。軍工業擴張不僅需要更多勞動力,推高工資成本,也與支持經濟復蘇的民用產業爭奪有限資源。


面對這種脆弱的經濟平衡,英國需要謹慎控制軍備擴張的速度,但當時英國政府的軍事決策機制并不完善。“國防需求委員會”雖能協調外交部、財政部和各軍種的需求,但只是一個松散的平臺。英國直到1940年丘吉爾上臺前,都未設立統一的國防部來系統分配各軍種資源。因此,財政部成了實際控制軍費和擴軍節奏的關鍵部門。


作為財政大臣,張伯倫對軍事戰略興趣不大,但他無法容忍各軍種的軍備要求毫無節制地增長。他領導的財政部要求所有軍備計劃必須符合經濟現實。不過,財政部的手段并非一味保守。1937年初,張伯倫推動通過了《國防貸款法案》,允許政府通過發行債券籌措未來五年擴充軍備的額外資金。這意味著財政部將英國經濟與財政穩定明確納入戰略考量,構成英國防御體系的“第四軍種”。


所謂“第四軍種”,實際上就是以經濟穩定與財政實力作為長期戰略的支柱。軍事理論家李德·哈特早在1932年便提出類似的主張,他強調英國應利用皇家海軍的優勢進行海上封鎖,避免在歐洲大陸進行直接的大規模戰爭。這種戰略意味著英國必須確保在長期戰爭中經濟不至于崩潰,否則任何軍事優勢都將無從發揮。


在“第四軍種”的長期戰略下,空軍成為英國軍備計劃的優先領域。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航空技術迅猛發展,單翼轟炸機的出現大大增強了攻擊能力。當時普遍認為,新型轟炸機賦予進攻方極大的優勢,使英國本土首次直接暴露在德國空軍威脅之下。這一現實威脅促使英國自1936年起,明確優先發展空軍力量。


1937—1938財年,皇家空軍的預算首次超過陸軍;次年,空軍預算更超過了傳統優勢軍種皇家海軍,成為英國投入最多的軍種。


盡管英國的空軍擴張規模巨大,但仍然受制于經濟平衡的束縛。與德國航空部長戈林強勢主導下的德國航空工業不同,英國政府采用了更謹慎的“影子工廠” (Shadow Factories) 策略。所謂“影子工廠”,即政府資助民用汽車生產商預留產能和廠房,以便戰爭時迅速轉產飛機。政府直接投資的新飛機工廠數量有限,航空生產主要依靠與民間企業的合作。


1938年,英國終于實現了飛機生產的規模化,隨后著名的“噴火” (Spitfire) 和“颶風” (Hurricane) 戰斗機相繼裝備皇家空軍。到1939年,英國飛機的產量甚至追平了德國。當1940年“不列顛空戰” (Battle of Britain) 爆發時,英國空軍不僅擁有地理上的主場優勢,在技術、生產能力和飛行員素質方面也已絲毫不遜于德國空軍。


雖然后世通常將不列顛空戰的勝利歸功于皇家空軍英勇的飛行員,但其真正基礎,是20世紀30年代財政部嚴格控制下英國航空工業的成功建設。這種謹慎而有計劃的經濟戰略,幫助英國在戰爭初期最危險的時刻幸存下來,也驗證了作為“第四軍種”的財政部對戰爭準備做出的關鍵貢獻。


至暗時刻:“英式戰爭之道”的心理困境


與航空工業的成功趕超相比,“第四軍種”戰略思維所帶來的另一個結果,卻并不那么令人鼓舞,那便是綏靖政策。人們往往將“綏靖”一詞與失敗主義劃等號,但事實上,無論作為財政大臣還是后來擔任首相,內維爾·張伯倫都絕非失敗主義者。他真正的問題,反倒是過于樂觀地相信英國可以依靠長期威懾來阻止戰爭的爆發。最終,這種過分樂觀讓英國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1938年9月,張伯倫三次飛赴德國與希特勒直接談判,最終與法國、意大利達成了著名的《慕尼黑協定》。這項協議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以換取暫時的和平。在2005年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電影《慕尼黑》的結尾,張伯倫宣稱英國之所以妥協,僅僅是因為“時機還不適合開戰”,英國重整軍備尚未完成。這種說法與歷史上英國軍方1938年對本國軍事準備不足的悲觀評估是一致的,但并不能全面反映當時英國政府的思路。


事實上,從1938年10月回到倫敦,到1939年3月德國完全占領捷克斯洛伐克之間,張伯倫在私人談話中表現得相當樂觀。他曾表示,希特勒實際上已經“錯過了開戰的最佳時機”,因為只要德國不立即發起戰爭,英國的軍備擴充遲早將形成強大的威懾力。一旦這種威懾確立,希特勒必定會回到談判桌前,接受由英國主導的歐洲新秩序方案。即便希特勒本人拒絕合作,張伯倫也相信德國國內最終會出現一個更理性的領導者,取代希特勒的位置。


但正是這種對長期威懾戰略的堅定信念,讓英國完全誤判了希特勒短期內的冒險意圖。1939年4月,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國與法國共同宣布保障波蘭的安全。這意味著英國打破了原本以海上封鎖為基礎的“英式戰爭之道”,不得不選擇介入歐洲大陸的戰爭,甚至向法國派遣遠征軍。


盡管戰爭已爆發,英國仍未擺脫長期主義的思維慣性。當1939年9月德國迅速閃擊波蘭、戰爭正式開始時,英國政府的經濟情報顯示,德國受到英國海軍封鎖后,其糧食與工業原料儲備最多只能支撐一年。因此,張伯倫政府成立了專門的“經濟戰部”,試圖通過經濟封鎖和限制中立國對德貿易,迅速耗盡德國的戰爭資源。張伯倫依然相信,只要持續封鎖,德國國內的反對力量遲早會推翻希特勒,迫使德國重返外交談判軌道。


然而,1940年5月的現實徹底粉碎了這種設想。德國軍隊發動西線攻勢,僅用了一個多月便擊潰了法國。德國成功占領法國后,其軍事力量覆蓋了整個歐洲大陸,使英國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法國的迅速淪陷,固然是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決策者們未曾設想的意外事件,但無可否認的是,英國長期主義的戰略未能有效阻止戰爭爆發,更未能及時擊敗德國的戰爭潛力。


幸運的是,“第四軍種”戰略至少幫助英國在戰爭前期建立了一支擁有足夠防御能力的軍事力量,使英國能夠撐過1940年的“至暗時刻”。然而,法國及其殖民帝國的崩潰所引發的連鎖反應迅速席卷全球。日本和意大利利用英法在戰爭中的弱勢狀態,在法屬印度支那和北非發動了新的軍事行動,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真正變成了全球化的戰爭。


這一刻開始,戰局的發展不再是英國所能控制的。這個昔日帝國的戰略設想和威懾能力,最終被戰爭更為殘酷的現實所徹底打破。

隨意打賞

提交建議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好友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国产 | 欧美三级不卡视频 |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三 | 欧美图片另类小说综合 | 国产综合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 禁忌第一季第3季 | 欧美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夫妻性生活影院 | 日本一区二区高清免费不卡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 草莓香蕉绿巨人丝瓜榴莲18 | 日韩经典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 91免费永久国产在线观看 | 欧美图片小说 | 免费超级乱淫视频播放性 | 日产乱码2021永久手机版 | 艹的好爽| 大乳一级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香蕉 | 99爱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9 | 95视频在线观看在线分类h片 | 国产精品免费观在线 |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 男男gaygays国内 | ysl千人千色t9t9t9 | 四虎新网站 |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 | 大学生宿舍飞机 free | chanelpreston欧美网站 | 婷色| 小女生RAPPER入口 | 青青热久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男人的天堂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不卡 |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v成人天堂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