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鏈路設計突破 三星Galaxy Z Fold7創新工業設計解讀
當折疊屏 手機 還在被“厚重”、“笨拙”的標簽束縛時,三星Galaxy Z Fold7以折疊狀態8.9mm、展開狀態4.2mm的極致設計,重新定義了折疊屏手機的工業美學。這組數字不僅是技術維度的突破,更是創新材料、尖端設計以及用戶思維的深度融合。從初Galaxy Fold的17.1mm到如今的8.9mm,三星用七年時間將折疊屏的厚度削減近半,在輕薄與耐用的矛盾中找到了極致的平衡點。
折疊屏手機的厚度控制,其核心挑戰在于鉸鏈設計。三星 Galaxy Z Fold7 所采用的超薄鉸鏈方案,有效減小了鉸鏈自身的體積和重量,同時提升了設備的整體耐用性。傳統折疊屏鉸鏈多采用 U 型結構,在折疊時屏幕彎曲弧度較大,這不僅容易導致屏幕產生明顯的折痕,還會因為應力集中于特定區域,迫使機身設計得更厚以提供支撐。
相比之下,三星Galaxy Z Fold7 的超薄精工裝甲鉸鏈采用了水滴形設計并配合多軌聯動結構。其中,水滴形結構在折疊時能夠為屏幕提供漸進式的收納空間,使屏幕能以更自然、更大的弧度彎曲;多軌結構能夠將折疊應力均勻分散到整個面板區域,并且三星通過優化內部結構空間,讓手機折疊時鉸鏈翼板展開角度更大,從而能夠以更平緩的曲率彎折屏幕,進一步保障顯示面板的完整性。
此外,鉸鏈外殼采用了增強型裝甲鋁。這種材料在減輕重量的基礎上,其強度和硬度相比前代產品提升了 10%。這些鉸鏈結構優化與材料升級的結合,為 Galaxy Z Fold7 實現 8.9mm 的折疊厚度和215g的超輕重量提供了關鍵支持。與上代鉸鏈相比,新一代超薄精工裝甲鉸鏈的厚度降低了27%、寬度下降了12%,重量降低了43%。
在三星的設計理念中,纖薄絕不能以犧牲耐用性為代價。三星Galaxy Z Fold7通過多重材料創新和結構升級,實現了輕如蟬翼,堅若磐石的新突破。
這其中,屏幕結構的重構是關鍵。三星Galaxy Z Fold7主屏采用了鈦金屬保護層+新型粘合材料+加厚UTG超薄柔性玻璃的復合結構:鈦金屬作為當下強度重量比最高的金屬之一,為屏幕提供了極強的剛性支撐;新型粘合材料搭配UTG超薄玻璃厚度增加50%,令屏幕更堅韌耐用,并大幅提升了抗跌落性能。與Galaxy Z Fold6相比,三星Galaxy Z Fold7的屏幕厚度縮減了23%,堅固程度反而提升了64%。
不止展開后的主屏幕,三星Galaxy Z Fold6外屏的耐用性也更進一步。外屏蓋板采用康寧?大猩猩?玻璃陶瓷 2,新型玻璃陶瓷在玻璃基體中精密嵌入晶體結構,顯著增強了顯示蓋板的耐久性和抗裂紋擴展能力。
三星Galaxy Z Fold7的超纖薄機身,絕非單一維度的突破,而是整機系統級創新、優化的結果。為了能夠在8.9mm纖薄的機身中提供旗艦級的體驗,三星還對內部關鍵元器件進行了重新設計。
例如,為了將2億像素攝像頭裝入到機身中,三星重新設計了鏡頭結構,打造了超薄馬達單元,讓鏡頭厚度減少了18%,使得Galaxy Z Fold7在保持專業影像實力的同時,依然輕巧纖薄,手感出眾。同時,超高清的傳感器帶來了用戶體驗的顯著升級,與上代產品相比,三星Galaxy Z Fold7的細節表現增強4倍,成像亮度提升了44%。
當用戶可以輕松將三星Galaxy Z Fold7放入口袋而無鼓脹感,單手握持時無需遷就機身姿態,在掌心體驗到前沿 科技 ,折疊屏手機的最后一公里終于被打通。這背后,是三星全鏈路設計的突破,更是推動折疊屏品類向主流化、實用化邁進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