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發力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南京大學、浙江大學陸續與阿里云推進人才培養計劃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人工智能成為熱議的焦點,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 科技 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 經濟 發展的關鍵力量。多個高校正積極通過課程創新、跨學科融合、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等方式,積極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新模式。
近日,《科教融匯?產教融合:雙輪驅動服務國家區域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南京大學舉辦,會上,南京大學與阿里云簽署全面校企合作協議并宣布啟動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合作計劃,共同培養適應未來技術變革、具備跨學科思維的AI創新人才。基于南京大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學科優勢和阿里云在云計算和AI大模型領域的技術優勢,雙方將共同設計兼具前瞻性和應用性的人工智能通識課程,研發跨學科融合的大模型應用實踐課程。并以阿里云“云工開物”高校支持計劃為學校提供AI技術資源和算力資源,加速南京大學“1+X+Y”三層次“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建設。
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陸現彩表示:“此次南京大學與阿里云的全面合作,開創了校企共建人工智能+實踐課程和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結合南京大學新一輪本科人才培養改革,與我們協同培養更多重點領域產業發展亟需的新工科拔尖創新人才。”
浙江大學也于近日宣布攜手阿里云共建人工智能通識課,浙江大學副校長吳健表示:“高校作為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要深入思考和積極應答“智能時代,高教何為?”這一重要命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要貫徹落實“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斷優化課程設計,通過動態反饋機制推動教學質量提升。同時,要深化科產教融合,與阿里云的合作即是一個重要的舉措。期待雙方共同打造育人共同體,著力推進智能時代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
阿里云副總裁劉湘雯表示:“阿里云將持續通過AI技術和算力資源,支持高校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工作,加速產學研深度融合,與高校一起,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社會發展需求提供有力支撐。”
據悉,“云工開物”是由阿里云發起的高校用云支持計劃,支持AI時代的高校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