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電腦市場失衡:Google 放手,Android 無力,蘋果放大招
近日,數據統計公司?
IDC 發布了
?2019 Q2 全球平板電腦市場的報告,與全球智能手機一樣,該市場也出現了萎縮——2019 Q2 總出貨量下滑 5%,這也是全球平板電腦市場連續第 18 個季度下滑。
從數據上來看一下出貨量前五名廠商:
-
蘋果出貨量為 1230 萬臺,比去年同期的 1160 萬臺增長 6.1%,占 38.1% 的市場份額;
-
三星出貨量為 490 萬臺,比去年同期的 500 萬臺下滑 3.1%,占 15.2% 的市場份額;
-
華為出貨量為 330 萬臺,比去年同期的 350 萬臺下滑 6.5%,占 10.3% 的市場份額;
-
亞馬遜出貨量為 240 萬臺,比去年同期的 160 萬臺增長 46.3%,占 7.4% 的市場份額;
-
聯想出貨量為 190 萬臺,比去年同期的 200 萬臺下滑 6.9%,占 5.8% 的市場份額。
毫無疑問,蘋果以近 40% 的超高市場份額保持著市場霸主地位;IDC 認為,蘋果在該季度出貨量的增長可以歸因于其全新發布的 iPad Air。而亞馬遜則是除了蘋果之外唯一一個在 2019 Q2 實現增長的廠商,其余廠商的出貨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
亞馬遜的營銷努力有了成效
上圖為 Kindle Fire 7
在市場下行的大趨勢下,蘋果依靠推出新品實現了 6.1% 的出貨量同比增長,然而,亞馬遜的同比增速卻是蘋果的數倍,這究竟是為何?
雷鋒網獲悉,亞馬遜 2018 年 Q2 的平板出貨量為 160 萬臺,而 2017 年 Q2 為 240 萬臺,也就是說,亞馬遜在 2018 年 Q2 的出貨量是大幅度減少的,同比下滑了 33.5%。雖然 2019 年 Q2 其出貨量同比增長了 46.3%,但 240 萬臺的出貨量實際上是回到了相對“正常”的水平——與 2017 年 Q2 一致。
不過要知道,亞馬遜為了回到所謂的“正常水平”也付出了不少努力。7 月份,亞馬遜舉辦了其公司最大規模的購物活動 Prime Day,與以往 Prime Day 不同的是,除了促銷品類增多和折扣力度加大之外,本次活動的時間也由之前的一天延長為兩天,銷售額超過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的總和。在本次活動中,Kindle Fire 系列的價格十分優惠,原價 49.99 美元的 Kindle Fire 7 在 Prime Day 期間只賣 29.99 美元,購買兩個 Kindle Fire 7 只要 49.98 美元。
無論是客戶能夠享受到的折扣時間以及折扣的力度都在原有的基礎得到加強,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 Kindle Fire 的出貨量。另外,在 Android 陣營的平板電腦日益萎靡的情況下,Kindle Fire 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還與其特性有關——它擁有一批為數不少的電子書愛好者,而亞馬遜的電子書又以物美價廉著稱。
Google 認輸退出平板市場
上圖為搭載 Chrome OS 的 Pixel Slate
亞馬遜在 Q2 的表現不可謂不強勁,然而,同樣作為巨頭的 Google 卻在退出了平板市場。6 月 20 日,Google 官方確認,未來將不會再推出平板電腦,并且叫停了兩款正在開發中的產品;今后,Google 會將重心放在 Pixelbook 的研發上。(詳見 雷鋒網此前報道 )
這也就意味著,去年發布的 Pixel Slate 成了 Google 在平板電腦領域的收官之作,而 Google 也不會再推出平板新品。
實際上,Google 研發平板電腦的歷史并沒有比蘋果晚多久,它也確實在該領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比如打造“廉價”的平板電腦來贏得普通消費者的青睞(雷鋒網按:2012 年,Google 以起步價 199 美元的價格推出了 Nexus 7 第一代,同年發布的 iPad 第三代起步價為 499 美元),推出更加專業的設備 Pixel C 來滿足特定用戶的需求,甚至在意識到 Android 操作系統的局限性之后轉變了策略,將 Chrome OS 移植到了 Pixel Slate 之上,試圖打造輕生產力工具型的平板電腦。
然而,與競爭對手相比,iPad 提供多種價位的機型,擁有大量的應用程序,隨著 iPadOS 的推出,iPad 的生產力也將大幅度提高;而對于那些試圖在平板上尋求 PC 體驗的消費者而言,Pixel Slate 也不會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雖然 Google 一直致力于解決問題,但它的決心和舉措都沒有為其平板電腦業務帶來一個圓滿的結局。不過,從業務發展的角度來看,對平板電腦這一設備形態的放棄,意味著 Google 開始采取更加精簡化的硬件產品策略,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軟件服務領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iPadOS 增強 iPad 生產力屬性
上圖為新款 iPad Air
早在 2014 年,傳統平板電腦市場就初顯頹勢。在過去的數年之中,即便是市場份額令其他廠商望塵莫及的蘋果也曾經歷過滑鐵盧——2015 年,iPad 的出貨量同比暴跌 21.8%。與此同時,可拆卸平板電腦市場份額卻在不斷增加。根據 IDC 的數據表明,輕生產力工具型的平板電腦有望成為未來平板電腦市場的主流。
蘋果似乎也對 iPad 的定位有了新的思考,并且致力于一些生產力屬性增加至 iPad 之上;而且,蘋果在 2018 年就承認,會推動開發者將 iOS 應用移植到 macOS 中。最終在 WWDC 2019 上,蘋果針對 iPad 推出了一個重新命名的操作系統 iPadOS。
盡管 iPadOS 仍擺脫不了 iOS 的影子,但從產品屬性上來看,二者最為本質的不同在于,iPadOS 極大地增加了生產力屬性,這一點最為明確地體現在它對 I/O 設備的支持;而相對于一開始就為生產力而生的 macOS 來說,iPadOS 又繼承了其所沒有的消費屬性以及基于觸控操作的能力。
iPadOS 讓 iPad 這條產品線成為具備消費屬性和生產屬性的中介型產品,同時也連接了蘋果旗下的消費生態和生產生態,即 iOS 和 macOS。而 iPadOS 的誕生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蘋果在日益低迷的傳統平板電腦市場中積極求變的態度。
雷鋒網 (公眾號:雷鋒網) 小結
無論是 Google 將 Chrome OS 移植到平板電腦上的嘗試、為 iPad 注入新靈魂的 iPadOS 的誕生,還是以 Surface 為代表的可拆卸平板電腦的發展,都可以看出平板腦市場將不再只是作為一個“觀影”工具,而是向著輕量化辦公工具轉型。
在整體容量持續萎縮的情況下,平板電腦市場的內部也出現了嚴重的失衡狀態。而對于 Android 陣營的其他廠商來說,少了領軍者 Google 的支持,平板電腦業務勢必會遭遇發展的瓶頸;同時,蘋果在 iPadOS 上的持續發力,又將大大提升 iPad 的產品競爭力——內外作用之下,它們在平板電腦戰場的日子可能會更不好過。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平板電腦領域的“北京折疊”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