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勤會有一個怎樣的“百度時代”
![]()
宣布離職微軟與加盟百度的傳言一并出現,隔天百度就有了官方回應,這樣的默契似乎預示著張亞勤職業生涯的這次轉變將會非常順暢。
但事實上呢?
考慮到在微軟的十五年,微軟中國研究院到微軟亞太研發集團這一路的成績卓著,我們都不難理解張亞勤“使命達成”的離職理由。
不過,早在2004年,他負責微軟全球移動及嵌入式產品,使得微軟移動操作系統獲得先發優勢,遺憾的是2006年回國沒能繼續移動業務。2008年以來他力推云計算乃大勢所趨,6年過去了微軟盡管在企業客戶上有所進展,但對于個人客戶卻乏善可陳。況且,微軟亞太科技有限公司于年初成立帶來的結構調整等等來看,
張亞勤的確需要一個新的地方,來實現自己基于云計算的技術革新夢想,在移動時代把握住稍縱即逝的產業機會
。
當然,這或許還是張亞勤轉投百度的興奮點。放眼BAT,技術為基的百度和李彥宏這種海歸派董事長,或許最對張亞勤的胃口了。那么百度又需要張亞勤帶來什么呢?
擴大技術優勢,并轉變為產品優勢
。從產品來看,百度在移動互聯時代已經先失一著。雖然通過并購等擁有了14個產品,但是沒有一個社交平臺可以整合所有產品并在發展用戶和占有市場上在競爭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張亞勤對于科研人才的號召力,有助于百度招攬更多研發人才,擴大技術優勢。微軟中國研發集團從基礎研究直到產品開發、產業合作的模式、經驗、人脈,也會幫助百度盡快實現產品線的整合
。
打破行業局限,實現產業整合的需要
。怎樣從線上走到線下,以互聯網公司的優勢整合傳統行業,提升流量變現的質量,這是百度的新課題,也會是張亞勤的新課題。與萬達的合作也好,去哪兒也好,這些會成功么?還有更好的玩兒法么?
滿足在技術領域持續領先的期待
。李彥宏對于百度的期待是以技術為先導的,也肯定有躋身全球技術領先公司行列的期待。那么張亞勤能為這一點帶來的是人工智能,還是基于語音、圖片的搜索方式,還是別的什么?
百度的新聞通稿中說張亞勤會負責公司的新業務,卻沒有對新業務進行說明。或許新業務就在我們以上談及的三個方向上嘗試吧,盡管這樣的嘗試未必會一帆風順。
一個48歲的中年科學家,在三個美國公司工作過且很成功,但是在美國公司和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工作,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再者,百度總裁的位置需要的可不止是科學家而已,對業務負責的壓力也會是巨大的。張亞勤是否能和比自己小兩歲的山西同鄉董事長默契配合?頂著百度歷史上第一位總裁的名頭,張亞勤和其他百度高管之間會擦出怎樣的火花?而更關鍵的是,來到百度之后,張亞勤是否還能繼續其影響方式和影響力,為自己帶來助力而不是阻力,他應該已經思考好了吧。
漫步云端可能是一種更詩意的愿望,但相信是張亞勤和李彥宏對于技術為先的百度在移動時代的共同目標,科學家型的職業經理人值得期待。但是在今時今日這不見硝煙的戰場里廝殺,只在云端漫步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百度急切需要的是接地氣。
想來,在張亞勤勾勒的未來當中,百度肯定不會是下一個微軟,但也希望不只是下一個谷歌。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向作者提問
加入文集
本文由 十六2014 授權 虎嗅網 發表,并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并請附上出處( 虎嗅網 )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 http://www.huxiu.com/article/42328 /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