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無憂《2026屆校招市場AI人才需求報告》:高科技行業AI成剛性需求 | 速途網
速途網8月25日消息(報道:龍翔)國內權威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前程無憂51job近日發布《2026屆校招市場AI人才需求報告》,通過對校招企業和人才供給進行有針對性地調研后發現:企業對AI相關應屆生的招聘策略已呈現顯著結構化變革,技術深度取代泛化概念,垂直場景能力成為決勝關鍵。

高科技企業成為AI人才需求主力軍,領跑其他行業
今年,在DeepSeek大模型熱潮帶動下,“人工智能+”賦能各產業升級提速。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滲透產業,AI人才爭奪戰正進入白熱化階段,這場人才爭奪戰已超出傳統邊界,延伸至即將到來的2026屆高校畢業生招聘市場。
來自前程無憂人力資源調研中心的數據顯示,近60%的高科技企業已將AI人才納入核心招聘目標,其創新驅動發展的特性決定了對AI人才的剛性需求,遠超金融(40.1%)和專業服務業(26.7%)。餐飲/酒店/旅游業核心崗位以人工服務為主,多數企業更傾向于維持現有服務模式,對AI人才吸納能力相對有限。

招聘規模“微量擴張”成主流
從AI人才需求量來看,65.8%的企業招聘AI相關應屆生5人以內,招聘規模在5-20人的企業共占比27.1%,另有7.1%的企業招聘AI相關應屆生人數超過20人。訪談顯示,多數企業對AI人才的需求仍處于培育和試點階段,部分頭部科技企業和數字化轉型領先的傳統企業已開始規模化布局AI人才儲備,以應對未來業務發展需求。

從需求變化趨勢來看,盡管超65%的企業招聘人數控制在5人以內,但AI人才需求整體呈現擴張趨勢:近六成(58.2%)企業計劃擴招AI相關人才,其中36.3%的企業需求小幅增加,21.9%的企業需求顯著增加,38.8%的企業需求基本持平。訪談顯示,頭部企業正加速搶人,其顯著增加的招聘需求更多指向大模型、芯片等技術壁壘較高的領域,或出于擴大人才儲備的戰略考慮。

技術含金量決定AI崗位需求彈性:技術研發崗需求旺盛
AI正在重構應屆生崗位圖譜,技術含金量決定需求彈性。前程無憂的調查顯示,近六成企業對AI技術研發類崗位應屆生需求有所增長,35.6%的企業對技術支持類崗位應屆生需求有所上升,而20.3%的企業縮減基礎客服等標準化或重復性崗位應屆生編制。

能力評估標準劇變:數學能力成“新貨幣”
企業招聘AI人才的核心指標發生顛覆性變化:專業基礎和實踐能力是企業招聘AI相關應屆生時最看重的因素,數學與算法基礎、實際項目/實習或競賽經歷比例分別為60.3%和52.5%。同時,精通當前熱門技術(34.6%)和軟硬件協同開發經驗(30.7%)作為AI領域關鍵技術能力,也是企業招聘時重點關注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名校學歷(28.8%)重要性僅位居第五,“紙上談兵”式人才正在失去競爭力。
AI人才薪酬繼續領跑校招市場:大模型算法工程師月薪中位數逼近2.5萬
大模型浪潮下,AI技術研發類崗位薪酬中位值較高,前程無憂人力資源調研中心的數據顯示:大模型算法工程師以24760元/月的中位薪酬領跑,深度學習工程師(24466元/月)和自然語言處理工程師(24378元/月)緊隨其后;多模態算法工程師、自動駕駛算法工程師、機器學習工程師、推薦算法工程師薪酬中位值均超過23000元/月;支持性崗位如AI測試工程師(13621元/月)和AI數據訓練師(8513元/月)與核心技術崗位的薪資存在顯著差距,凸顯行業對高端技術人才的傾斜。

整體來看,當前的 AI崗位校招市場正呈現出“需求穩增、結構優化、薪酬分化”的三大特征。隨著AI技術深入產業,企業對高素質、高潛力的AI應屆生需求將持續增長,具備扎實算法基礎和項目經驗的人才將成為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