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T4專家創業,帶出一個IPO
來源:獵云精選 作者:邵延港
港交所又來了個明星獨角獸。
近日,私域運營SaaS服務商小鵝通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創業十年的騰訊程序員即將迎來自己的IPO時刻。在互聯網+浪潮中摸索,小鵝通在上市前實現盈利,成為SaaS賽道為數不多的正向業績的擬IPO企業。
小鵝通成立于2015年,創始人鮑春健花完500萬創業資金仍未找到適合的商業模式,被迫轉去做外包。直到2016年,知識付費熱潮興起,小鵝通遇到了吳曉波,轉變思路將自己的外包技術做成一個產品,作為私域運營的一站式工具,交付給客戶。
如今,小鵝通是一家在私域運營領域中領先的產品驅動SaaS解決方案供貨商,賦能企業構建、運營并擴展其去中心化電商基礎設施。根據灼識咨詢報告,以2024年的收益計算,小鵝通位列中國交互型私域運營解決方案供貨商第一名,私域運營解決方案供貨商前三名。
跑通商業模式后,小鵝通也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在IPO前,小鵝通六輪融資累計獲得超12億元融資,騰訊、高瓴、IDG紛紛押注。
如今,小鵝通已躋身獨角獸行列,沖刺IPO的小鵝通到底成色幾何?
騰訊技術專家創業,騰訊高瓴紛紛押注
2006年,鮑春健中科大研究生畢業后就校招進入了騰訊,并在騰訊工作了 9 年,一直做到T4專家工程師,負責核心數據基礎設施。
在騰訊的9年,鮑春健感受到了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他也想感受一下像馬化騰那樣創業的精彩。2015 年,市場掀起“互聯網+”創業浪潮,滿腔激情的鮑春健帶著幾個伙伴出來創業了。
程序員創業,最開始做的是老本行——APP,他們用了4 個月做APP, 3 個月去跑市場,但不幸的是,第一次嘗試失敗了。這7個月,鮑春健他們沒有融資,也沒見過投資人,開始的500萬創業資金也花完了。用鮑春健自己的話說就是,“在騰訊里面 9 年賺的錢 7 個月就花完了”。
沒錢后,鮑春健和團隊就開始做外包,大半年時間里做了 7 個APP,包括二手車平臺開發、連鎖酒店清潔阿姨供需平臺開發,甚至健身房軟件等,開發一個APP 大概能拿到十萬二十幾萬的費用。在這個過程中,鮑春健也明白了一件事,互聯網+并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
直到公司成立的一年半后,財經作家吳曉波找到了他們。當時正處在知識付費元年,吳曉波想在微信做IP,但找的前兩家公司做的系統都不滿意。鮑春健團隊用一個半月就向吳曉波展示了騰訊T4專家的實力。后來,吳曉波在微信生態里面打開局面,鮑春健意識到外包無法體現價值,于是開始思考如何做一個具備成長性的產品。
有了吳曉波的合作案例,鮑春健將這套產品優化后開始在媒體圈推廣,也開始有客戶找來。2016年底,行業內開始出現小鵝通這個名字。但程序員出身的小鵝通在產品出來后才想到商業化的東西——收費。
后來,小鵝通將這套思路應用到電商,數字化營銷,以及CRM等領域,小鵝通不再只是一款將公域知識付費品牌引入微信私域生態,完成用戶連接、知識店鋪搭建、知識產品交易的工具。
隨著在私域運營領域的影響力擴大,小鵝通的融資能力也開始增長。招股書顯示,自創業時起,小鵝通完成六輪融資,累計融資額達到12億元,其中,在2021年的D輪系列融資中,小鵝通獲得1.2億美元融資額,投后估計為6.5億美元。
在小鵝通C輪融資和D1輪融資中,鮑春健的老東家,以及小鵝通依賴的微信生態背后的騰訊,也斥巨資入股,兩輪共計投入數億元資金。
來源:小鵝通招股書截圖
IPO前,小鵝通背后已經站著騰訊、高瓴創投、高成投資、喜馬拉雅、中金、啟明創投、紀源資本、IDG等眾多明星機構。
股權機構方面,IPO前,小鵝通創始人、控股股東及最終控制人鮑春健共計控制公司44.92%的股權。此外,騰訊持股為16.82%,高成投資持股為13.21%,喜馬拉雅持股7.01%,IDG資本持股為3.85%,啟明創投持股5.06%,好未來持股5.16%,GGV持股0.62%,高瓴持股為0.5%。
來源:小鵝通招股書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小鵝通入選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單,小鵝通完成從一個外包團隊到一只獨角獸的蛻變。
天使投資方CEO入職,年薪已漲至2000萬
小鵝通的成長,見證了鮑春健從技術專家到企業掌舵人的變化,而小鵝通在資本市場的活動,背后卻另有其人。
據悉,小鵝通CFO周世坤,今年45歲,2016年5月9日入職,2021年12月起獲委任為小鵝網絡CFO,隨后自2025年8月起獲委任為小鵝通董事及聯席公司秘書,主要負責集團財務、投資及資本市場活動。
從過往履歷來看,招股書顯示,周世坤獲得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擁有約22年B2B企業綜合管理經驗以及豐富的早期科創投資經驗。加入小鵝通前,周世坤于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國德信無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工作;2009年5月至2014年7月擔任盛耀無線通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總裁;2015年1月至2021年11月擔任北京洛可可
科技首席執行官,負責戰略投資及整體管理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鵝通2016年的天使輪融資時,北京洛可可投資認購小鵝網60%股權,認購金額為2025萬元。這筆投資或許就是由周世坤親自推動。作為北京洛可可科技曾經的CEO,周世坤也隨著投資加入小鵝通。
而在2021年6月,在小鵝通D輪融資過程中,小鵝通又以4366.9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12億元)的代價向洛可可購回1730495股天使輪優先股。截至IPO前,北京洛可可仍持有小鵝通0.61%的股權。在這筆投資匯總,北京洛可可科技已經拿到近15倍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小鵝通給周世坤開出的薪資,在公司高管中一騎絕塵。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周世坤的薪酬分別合計為1191.7萬元、1926.2萬元及2021.6萬元。
再給CFO開出的高工資中,很大一部分是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最近三個年度,周世坤薪酬構成中的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分別為1019.1萬元、1748.3萬元及1753.1萬元。
而同期,創始人鮑春健的薪酬分別為188.4萬元、183.2萬元及167.5萬元。
年入超5億,經調凈利潤已轉正
招股書顯示,小鵝通如今的業務是基于云端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包括電商、數字化營銷及CRM三大模塊,將私域運營從流量轉化到客戶關系管理、從營銷到交易促成等全生命周期環節無縫整合為統一系統。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以2024年的收益計算,小鵝通位列中國交互型私域運營解決方案供貨商第一名,私域運營解決方案供貨商前三名。
業績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小鵝通實現營收3億元、4.15億元、5.21億元及3.05億元;毛利分別為1.62億元、3億元、3.89億元及2.31億元;毛利率分別為54.3%、72.3%、74.8%及75.5%;期內虧損分別為3400萬元、3705萬元、1508萬元及582萬元;調整凈利分別為-2.72億元、-3147萬元、6631萬元及5883萬元。
業績
小鵝通的主要透過解決方案收取訂閱費產生收益,其次是根據客戶所消耗的云端資源收取使用費,以及根據透過其解決方案促成的交易總商品交易額收取技術服務費。
招股書顯示,小鵝通的絕大部分收益來自一站SaaS解決方案。2024年,小鵝通實現經調凈利潤轉正,為SaaS賽道提供了一個正向案例。
作為SaaS公司,小鵝通銷售及營銷開支過往占經營開支的較大部分,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該項開支分別占經營開支的45.2%、43.4%、40.9%及38.7%。
研發投入方面,同期,小鵝通研發費用分別為1.29億元、1.04億元、1.17億元及5815.2萬元,分別占經營開支的27.3%、28.3%、31.2%及26.9%。
關鍵客戶是小鵝通業務開展狀況的重要參考,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小鵝通關鍵客戶數量分別為66名、801名、1421名及1838名,各期關鍵客戶營收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7.1%、19.3%、29.9%及38.1%。
而關鍵客戶的平均收益也從2022年的7.77萬元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2.82萬元。
小鵝通成長10年,終于到了資本市場門前。SaaS行業久經考驗,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小鵝通又能在資本市場激起怎樣的漣漪。
